成清怀一愕,也看到了衣襟上的胭脂,无奈道:“我已经不让那些歌姬近身了,如何还沾染上了。”

    池杭笑道:“她们就是为此训练而生,您这般身份,即使不让靠近,她们也会想办法近身的,这是她们的生存之道。”

    成清怀急忙把衣裳脱下来,也笑道:“幸好焉儿不在,不然她真会恼我的。”顿了一下,他看着池杭道:“可是焉儿有消息了?”

    池杭点头道:“嗯,师婶有消息传来了,她说一切平安。”

    成清怀松了口气之余,又很是无奈,一切平安说明她还没回来,她一如既往的任性妄为的性子,只要认定了想要做的事,任何人都拦不住。

    因为墨行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她担心了很久,而这边他以陈清让的身份接触天音楼也并不顺利,天音楼对他的态度实在暧昧不明,一方面和他有往来接触,一方面却又不信任他百般试探,至今他们仍然探不到天音楼楼主的行踪和身份,墨焉实在等不下去了,就想着以身试险,进入天音楼,一来寻找墨行,二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她想进一步查探,他拦不住她只得随她去了,毕竟墨行是她的哥哥,兄妹连心,她为了兄长深入险境,这任性妄为的性子也是他惯出来的,自己惯出来的只能自己收拾,成清怀微微苦笑。

    池杭瞥了眼他笑得宠溺的神情,默默的从怀里取出了一封信,道:“还有,这是今天有人送到官驿的,指名让弟子亲收,可是弟子看不懂,想来只有师叔才看得懂。”

    成清怀一眼就看到了信封上那个毫不起眼的暗记,一顿,将信拿了过来打开,略略的扫了一眼,是一封很普通的书信,可是书信的内容他看懂了,心中不由得激动起来,他终于有消息传来了!

    池杭看到了他明显的变化,急忙问道:“小师叔,是好消息?”

    成清怀颔首笑道:“嗯,的确是好消息,池杭,去查一下蜀国左相欧阳子坚。”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

    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青城山历史悠久,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

    青城山和终南山一样,同是道家鼎盛之地,成清怀行走在山道间,感受着山间幽静安宁的道家气息,抛下了蓉城宫城里的勾心斗角,远离红尘俗世的纷扰,置身于幽静是山间,仿佛回到终南山的安逸日子,他心中一阵静逸气和。

    “师父!”旁边的池杭一声呼唤,成清怀回身一看,只见另一条道上几名护卫的拥簇下,一个文人雅士打扮的雍容华贵中年男子顺着山道走过来,看到一身道家装束打扮的成清怀,眼里露出了笑意,走近前拱手笑道:“摄政王,好巧,没想到在青城山遇到您。”

    成清怀含笑还了个礼,道:“好巧啊,欧阳相爷,您日理万机,如何也有空闲到青城山来呢。”

    欧阳子坚微笑道:“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皇上圣意款待,摄政王如何也得闲到青城山一游?”

    陈清让既是月氏国,又是道家终南山的弟子,他身后连带的人脉是帝皇称霸的一大助力,孟昶有意拉拢他,每日设宴款待就是想要与他结盟,联手夺取天下。

    孟昶此人为帝,初初即位时勤于政事,诛杀桎梏之臣夺回政权,攻取秦、凤、阶、成四州,尽有前蜀之地。适逢中原多故,境内少有战事,保了蜀地一番平静安稳,国家安稳了,人心也变化,岁月逐渐消磨了帝皇最初之心,孟昶后期好大喜宫,急功近利,亲佞远贤,奢侈淫靡,周朝和宋朝的雄起,三番四次威胁到蜀地,而正好陈清让的到来让他有了一息同盟的希望。

    成清怀也笑道:“相爷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渊却是早有拜山讲经论道之心,只是圣情难却,直到今日方才登山,惭愧惭愧!”

    欧阳子坚点头道:“青城山的讲坛论道不错,吾也经常有上山听道。”

    成清怀惊讶道:“相爷也信道?”

    欧阳子坚笑道:“所谓道理道理,道家之理,多听听道家之理,总不会是坏事,是吧,摄政王,您离开终南山多年,仍然衣着道家服饰,不忘道家之本,吾甚是佩服!”

    成清怀笑道:“此地是青城山道家之地,相爷不妨唤我之渊,之渊虽出身西域皇家,却自小在道家成长学识,即使如今身居高位,不敢忘道家之本。”

    欧阳子坚大笑道:“理应如此,那摄政王也莫言相爷,可唤齐应。”

    蜀相欧阳子坚,字齐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