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文学>科幻>南明大唐王 > 第226章 撤退
    等到硝烟散尽,刘良鹏恨恨的发现,清军已经退至百步开外,而且还在加速撤离之中。

    不过赵良栋大军也不好受,刚刚拼命进攻时还没有发现,退下来后这才有些欲哭无泪,原本齐装满员近两千的将士,如今剩下的还不足七百,已经完全成了残兵败将。

    而赵良栋本人也不好受,虽然他打仗向来不赞成匹夫之勇,但这次为了打一个漂亮阵,也是带着亲卫压到阵前,更被漫天爆炸的震天雷所迸出来的碎片,直接将脸上一块血肉带去,血流不止,眦牙裂嘴的模样下,再也看不到任何装13的模样了。

    在他的盔甲上,更是有着数之不尽的铁钉铁块之类的东西,若非盔甲足够坚固,又距离足够的远,估计这会儿尸体都早就凉凉的了。

    主将都受了重创,往日间的袍泽死伤大半,撤退时武器盔甲更是扔了一地。

    在这样惨重的损失下,赵良栋部军心士气更是直接被打了个稀巴烂,若不是严厉的军纪已经深入人心,如今估计连维持基本的秩序都做不到了。

    当他们再望向明军之时,已经再不复之前的嚣张狂妄,人人再望向明军之时,眼中已经充满了畏惧,根本不明白这样强悍的明军,到底是什么来头。

    这样强悍的军队,真的是明军吗?为何感觉跟他们以往见到的明军,完全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一般。

    他们之前之所以敢出战,就是见多了明军的窝囊样子,就算满清主子已经大败,但在惯性思维之下,他们依旧还是看不上这些战五渣明军的战斗力,很想向世人证明,他们才是真正的世之强军。

    可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赵军上下都深深的明白,这股明军几乎已经成了他们最可怕的梦魇,此生此世都难以忘记。

    唯一令这些残兵败将还有胆气留在战场上的是,过江的清军数量不断的增加着,己方的实力不断的上升着,已经渐渐有压过明军的势头。

    望着还在缓缓向着自己这边压迫而来的明军,赵部将士已经再无任何战心,根本不理会上峰军官的约束,不断的向后倒退着,直到没入大军身后,这才惊魂稍定。

    眼见赵军上下已经隐在清军大军之后,再也看不到踪迹,刘良鹏这才下令停止前进,开始重新组织军队,就地转为防御。

    因为眼前的清军,数量已经多到令他不安的地步,不是他们自己的力量所能够挑战的了。

    眼前清军主力已经基本上渡河而过,如今已经在各部将领的统帅之下,开始列阵。

    好在自己之前一战委实杀出来赫赫军威,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到向自己这边围拢而来的清军,双方只是遥遥的对峙着。

    但刘良鹏却也不是孤军作战,在大战这一会儿功夫,明军又有三营兵到达战场,就在双方对峙的这段时间里,已经开到近前,并且开始在刘良鹏右翼列阵。

    虽然如今情形依旧是敌强我弱,但是在数营兵陆续到达之后,明军安全已经无虞,洪承畴想要吃掉这重兵集团,就算全军出动,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得手的事。

    尤其是在清军上下一门心思跑路的情况下,更加不可能实现的了,毕竟在这种败局之中,洪承畴根本没有那么高的威望,不可能指挥的动这么多身份都不一般的大佬们再次亡命一搏。

    清军虽然还在不断的集结,但明显可以看的出来,他们大多只是在防御,或者说在观察跑路的道路和方向,真正敢上前挑战的清军好汉,一个也没有。

    甚至如果不是洪承畴一直在最后垫后压阵,说不定就有人先行跑路了。

    清军虽然没有什么大动作,但明军却是完全不一样了,陆续不断的兵马随着来回行驶的船只,不断的向着江北而来,大有一副在江北决一死战的模样。

    大战到了这个份上,就连朱聿鐭也完全坐不住了,根本无法安生的在武昌城头等待消息,而是登上郑成功麾下最大的一艘巨舰,来到战场左近,用千里镜观察着清军的动向。

    明清双方的调动尽在眼中,但此时的洪承畴委实是满嘴满心的苦涩,第一次挂印出征,便即落得这般下场,更是让他看清楚了满清内部的不团结和相互掣肘情况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